名称由来
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。南朝宋孝建元年(公元454年),因此地“孝子昌盛”,遂置县名“孝昌”。后唐同光二年(公元924年),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“昌”字犯了其祖父名讳,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、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,改孝昌县为孝感县,是为“孝感”得名之始。
历史文化
孝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境内有门板湾、夏家寨、禹王城、楚王城等古遗址460多处,古墓葬200多处,古建筑40多处,古塞堡180多处,还有许多古景观。出土的古文物中,国家一级品100余件,二、三级品1000余件。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代竹简,1000多枚,近4万字,内容涉及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等诸多方面,史学界称之“具有划时代意义”。研究云梦秦简的文字著述达400余种。云梦县周田村出土的东汉陶楼,是一件陪葬冥器,仿死者生前“重楼高阁”式居室制作而成,也是一件精巧的古代建筑模型工艺品,为研究古代建筑学、社会学和民俗学提供了实物资料,被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。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新石器时代的门板湾遗址,距今5000多年,是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重大发现之一,是研究长江流域城市建设和房屋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环境文化
位置
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中部,地处桐柏山、大别山之南,长江以北,汉江以东,南与武汉市东西湖区及仙桃市毗邻,北与河南省信阳市交界,西接随州、荆门、天门等市县,东连黄冈市的红安县与武汉市的黄陂区。地理位置北纬30°23′—31°52′分,东经113°19′—114°35'。全境南北长约163公里,东西宽约122公里。全市国土面积为8910平方公里。孝感紧邻武汉,区位优越,交通便捷,距武汉市中心60公里,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30公里,距内陆第一大港武汉港50公里。京广、汉渝、长荆铁路穿境而过,京珠、福银、沪蓉、武荆4条高速公路,107、316两条国道境内纵横交错;汉江、府河、环河、汉北河等连通长江,直达长江沿岸各地。
地貌
孝感市地势北高南低,由大别山、桐柏山向江汉平原过渡呈坡状地貌。大体上一成低山、三成平原、六成丘陵。 [11] 孝感市位于长江以北,大别山、桐柏山脉以南。地跨长江、淮河两大流域,其中长江流域8438.12平方公里,淮河流域471.88平方公里。桐柏山余脉和大别山余脉分别由西北向东南、东北向西南伸向北部,为长江、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。总体地势走向为北高南低,其中淮河流域在境内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分布;长江流域在境内呈北高南低分布。境内北部为低山区,山峰高度一般在400~800米之间,境内最高山峰在鄂豫交界处的五岳山,海拔高程880米和孝昌境内的双峰尖,海拔高程873.7米。中部为丘陵地带,地面高程在海拔50~150米之间。南部为平原湖区,属江汉平原的一部分,地面高程在海拔50米以下,最低点(河床底部未统计)为孝南区的童家湖,海拔高程17.5米。山地面积为1887平方公里,占孝感市国土面积的21%,丘陵面积3692平方公里,占孝感市国土面积的41%,平原湖区面积3341平方公里,占孝感市国土面积的37%。
气候
孝感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温暖湿润,光照充足。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,年均气温在15.5~16.5°C之间,冬季气温(1月)平均2~4℃,夏季气温(7月)平均28~29℃。孝感市日均气温不低于10℃。极端最低气温是1969年1月31日的应城,气温为-15℃;极端最高气温是1959年8月23日的大悟,气温为43.1℃。全年无霜期225~257天,由北向南递增,初霜期南部11月中、下旬,北部为3月下旬。常年日照时数2020~2190小时。年降雨量1040~1230毫米,70%降水集中在4~9月。
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中部,地处桐柏山、大别山之南,长江以北,汉江以东,南与武汉市东西湖区及仙桃市毗邻,北与河南省信阳市交界,西接随州、荆门、天门等市县,东连黄冈市的红安县与武汉市的黄陂区。地理位置北纬30°23′—31°52′分,东经113°19′—114°35'。全境南北长约163公里,东西宽约122公里。全市国土面积为8910平方公里。孝感紧邻武汉,区位优越,交通便捷,距武汉市中心60公里,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30公里,距内陆第一大港武汉港50公里。京广、汉渝、长荆铁路穿境而过,京珠、福银、沪蓉、武荆4条高速公路,107、316两条国道境内纵横交错;汉江、府河、环河、汉北河等连通长江,直达长江沿岸各地。
地貌
孝感市地势北高南低,由大别山、桐柏山向江汉平原过渡呈坡状地貌。大体上一成低山、三成平原、六成丘陵。 [11] 孝感市位于长江以北,大别山、桐柏山脉以南。地跨长江、淮河两大流域,其中长江流域8438.12平方公里,淮河流域471.88平方公里。桐柏山余脉和大别山余脉分别由西北向东南、东北向西南伸向北部,为长江、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。总体地势走向为北高南低,其中淮河流域在境内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分布;长江流域在境内呈北高南低分布。境内北部为低山区,山峰高度一般在400~800米之间,境内最高山峰在鄂豫交界处的五岳山,海拔高程880米和孝昌境内的双峰尖,海拔高程873.7米。中部为丘陵地带,地面高程在海拔50~150米之间。南部为平原湖区,属江汉平原的一部分,地面高程在海拔50米以下,最低点(河床底部未统计)为孝南区的童家湖,海拔高程17.5米。山地面积为1887平方公里,占孝感市国土面积的21%,丘陵面积3692平方公里,占孝感市国土面积的41%,平原湖区面积3341平方公里,占孝感市国土面积的37%。
气候
孝感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温暖湿润,光照充足。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,年均气温在15.5~16.5°C之间,冬季气温(1月)平均2~4℃,夏季气温(7月)平均28~29℃。孝感市日均气温不低于10℃。极端最低气温是1969年1月31日的应城,气温为-15℃;极端最高气温是1959年8月23日的大悟,气温为43.1℃。全年无霜期225~257天,由北向南递增,初霜期南部11月中、下旬,北部为3月下旬。常年日照时数2020~2190小时。年降雨量1040~1230毫米,70%降水集中在4~9月。